云南省2025年保密宣传教育月活动综述
来源:云南省国家保密局           发布时间:2025-09-02 18:04:21 【字体:

5月的云南,茶香漫过山际,保密的种子悄然播撒。从红河的抵边村寨到迪庆的雪山脚下,从位于昆明的机关大院到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中的校园,一场以“共筑保密防线,公民人人有责”为主题的全民保密教育实践活动全面铺开,在云岭大地绘就出一幅“全民护密”的生动画卷。

高位推动聚合力 多措并举广覆盖

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会场,参会人员观看警示教育片,开展保密警示教育。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宁强调:保密工作事关国家安全,做好保密工作是每位领导干部的政治责任!

以此为号角,全省上下迅速行动。从省级党政机关到边境村寨,层层落实2025年全省保密宣传教育月各项活动安排。

省委办公厅带头示范,在办公楼电子显示屏播放公益宣传片,组织党员干部专题学习保密法律法规、观看警示教育片。“办公楼下的电子屏每天循环播放保密公益片,每次路过都会驻足观看。”青年党员小杨感慨道。

各州(市)迅速行动,异彩纷呈。昆明市开展“保密法规我来讲”活动,53家单位创作微视频、文章、绘画作品、书法作品等100余件;保山市联合移动运营商推出保密公益视频彩铃服务,将宣传融入日常通信;怒江州依托“智汇工会”平台,开展国家安全知识和保密知识网上答题竞赛活动,4700余名干部职工参与;文山州马关县推行网格化保密管理,划分5900余个小网格,在480余个涉边网格开展“网格长入户讲法、村小组集中学法、赶集日设点宣传、新媒体指尖普法”活动。

跨部门协同的“组合拳”更显实效。省自然资源厅、省国家保密局联合开展专项保密检查、保密宣传教育活动,画出红线图、列出责任单,推动专项工作取得实效。

机场、地铁、高铁站、客运站、农贸市场……保密宣传无处不在,保密普法全面铺开。

“双语”普法进村寨,保密常识入万家

“密多么踏”(不要问)、“授么踏”(不能说)……当丽江纳西族的拟音汉字变为身着传统羊皮褂、头戴毡帽的“和阿罗”表情包,保密的常识转化为视觉符号,融入聊天对话。

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开展双语普法进村寨活动,巧借民族语言之力,让保密意识进国门、进村寨、进家庭。

当佤山的云海漫过界碑,景迈山古茶林浸透晨光,与缅甸、老挝、越南三国接壤的普洱市10县(区)、103个乡镇、7982个自然村的应急广播响起,将保密法律常识与红色保密故事,化作“汉语+哈尼语/拉祜语/佤语”交织的声波,拂过龙潭秘境与层叠茶山,漫入千家万户。

文山州天保、都龙等国门口岸,“汉语+壮语/苗语”的“双语保密法治文化长廊”吸引群众驻足观看,“国门下的保密讲座”“界碑旁说保密法”活动如火如荼,185支双语普法小分队足迹遍布国门、边境村寨、边境贸易点。

红河州河口瑶族自治县的南溪镇,“汉语+哈尼语/瑶语”普法宣讲队的队员们背着竹篓走村串寨,把双语普法宣传手册送到群众家;保山市宣传员以“汉语+傈僳语/彝语”的亲切乡音,结合生活实际案例,为群众细致讲解保密常识。

据统计,全省共组建双语普法队伍393支,普法队员1608人,使用汉语和12种少数民族语言开展普法宣传,发放宣传图册33000余份,播放宣传片6600余场次,覆盖92000余人。

接地气的“双语”普法,让红色信仰植入边疆土壤,更将保密意识锻造为村村寨寨无形的铜墙铁壁,如古茶树的根脉紧固红土,如界碑的刻度守望山河。“国门无小事、保密系万家”正成为边民群众的广泛共识。

线上宣传接地气,润物无声沁人心

晨光穿透薄雾,公交车缓缓驶入昆明市区苏家塘站。车内大屏上,保密公益宣传片《指尖的守护》、三张主题海报滚动播出。

云南广电传媒集团的数据显示,昆明3000辆公交车安排播出1个月保密宣传片,每天播出450次,播出期间曝光量达8550次,覆盖受众200万人次。依托全媒体力量,一场“空中+指尖”的立体传播矩阵悄然铺开——保密公益宣传片和海报,同步登陆147家广电播出机构、550家新媒体账号(客户端)。

云南艺术学院电子大屏,海报《保密“三不”》《保密不松懈 言行有尺度》滚动播出。2025年度全国保密公益宣传片创意文案和保密公益宣传海报征集评选活动中,我省73家单位报送近200件作品。云南艺术学院选送的上述2组作品分获全国一等奖、三等奖。

网络空间更是成为保密教育的“新课堂”。全省涉密人员、公职人员积极参加网络保密知识竞答活动。承担重要会议活动保障的云南联云集团、云勤集团,组织政务保障、接待场所等34家下属企事业单位、2500余人次参加保密知识线上学习。

短视频平台同样有亮眼发挥。省戒毒管理局创作的《保密需“小题大做”》、昆明市国家保密局创作的《一份文件的危险旅程》,以日常工作为切口,演绎不同场景下的泄密风险隐患。最令人瞩目的当属普洱市保密局主创的《国家安全人人有责!抵制非法测绘,守护国家秘密!》,在抖音、快手、微信视频号等平台掀起传播热潮,上线一个月全网播放量突破860万次,点赞量33.5万次,收藏、转发量7.7万次。某网友的评论获得4万次点赞:“这个还是第一次看见,竟然还有非法测绘这事,是得宣传一下,让更多人知道”。该片被保密观、全国总工会、中国青年报等官方新媒体平台转发推荐,热度持续攀升。点赞和转发的背后,折射出民众对国家安全和利益的关注。

从都市到乡村,从机关到校园,一场全民参与的保密“数字接力”,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保守国家秘密,人人都是主角”的理念深植人心。

警示教育强震慑,警钟长鸣筑防线

某单位开展窃密技术演示活动,展示的窃密手段让参训同志大开眼界。“原来间谍窃密早已不是电影里的桥段,而是真实存在的战斗。”某参训国企工作人员感慨道。

“每一个微小的努力,都是构筑保密安全防线不可或缺的一砖一瓦,我愿意成为其中那份坚定的力量。”云南大学学生小秦动情地写道。

针对突出问题的“精准打击”,表明云南筑牢保密防线的决心。省国家保密局定期通报泄密典型案例、泄密风险隐患,提出具体对策措施,成为各地区、各部门自查自纠的“活教材”。

强化保密监督检查,体现云南致力于消除失泄密风险隐患的态度。2025年,部署开展的年度保密检查工作,检查任务完成过半,整改工作扎实推进。

当6月的阳光洒在滇池畔,保密的种子已随着布谷鸟的啼鸣生根发芽、潜默生长。“保守秘密,人人有责”不再只是标语,而是化作离开办公室时锁好文件柜的咔嗒声,凝聚成守护边疆安宁不可或缺的力量。这力量,如同峡谷中的金沙江水,汇聚成势,奔涌向前。

打印页面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