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良县革命老区彩色浮雕壁画启迪人们增强保密意识
来源:云南省国家保密局           发布时间:2021-07-07 10:26:00 【字体:

近日,笔者在陆良县龙海山红色革命老区的“活水乡沙锅村陆良县临时人民政府旧址”党史教育基地院内,观赏到一幅题为《火炭鸡毛信》的彩色浮雕壁画,把增强保密意识的重大意义生动形象地展示在前来接受党史教育的干部群众面前。

拥有云南第一大高原平坝的陆良县,是云南最早受到内地中原进步思想文化熏陶的县份之一,素有“高原明珠”和“高原鱼米之乡”之称的良好自然条件,自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设县后的两千多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和以“爨文化”发祥地为特点的悠久历史文化底蕴,为党中央和云南省委同步于全国、先声于云南在陆良县开展新民主主义革命运动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土地革命阶段的1929年春起至1949年4月中国陆良县委员会正式成立,党中央和省临委(省委)在陆良连续不间断的组建和改建了中共陆良特别支部、支部和中心县委,这个地下党组织在党中央和省临委(省委)的领导下;在时任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的周恩来总理、中共中央组织部长的陈云副总理、副主席两位全国人民爱戴的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派来的,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获得者、原云南人民讨蒋自救军第一纵队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队副司令员、云南省军区副司令员、中共云南省委常委、政协云南省第五届委员会主席、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朱家璧同志等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优秀指挥员的率领和指挥下,成功应用党中央开展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党的建设、武装斗争、统一战线的三大法宝,领导和发动陆良各族人民开展了一浪高过一浪的翻身求解放活动,土地革命阶段的1930年7月3日,陆良率先在云南做出开展武装革命斗争的尝试,暴发了旨在打倒地方豪绅、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的陆良武装暴动;抗日战争阶段,陆良仍先声云南广泛开展协助盟军在陆良修建飞机场等抗日救亡运动;解放战争阶段,陆良又先声云南于1946年7月24日打响了武装反蒋的“七·二四”枪声,随后将在陆良马街和龙海山区革命根据地孕育、诞生的机动作战的脱产游击队,几经整编发展壮大为云南人民讨蒋自救军第三支队、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区纵第三支队,这支部队在陆良全县各地点燃了反蒋武装斗争的烈火,开辟了以陆良为中心,包括相邻石林(原路南)、师宗、罗平、富源、马龙六县区的游击革命根据地,并奉命跳出根据地外线,配合野战军和兄弟支队转战于滇东、滇东南、滇东北、滇北、滇中、黔西等地区的二十四个县,为解放云南作出了积极贡献。因此,在中共陆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土地革命阶段、抗日战争阶段和解放战争段的地方史迹中,都能找到党领导下的陆良干部群众灵活应用党的建设、武装斗争、统一战线“三大法宝”去不断夺取革命新胜利的成功典范。中共陆良新民主主义革命地方史,闪烁着党的三大法宝的光芒,积累着云南乃至全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宝贵经验:这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各族人民的必然选择;武装斗争是夺取政权的重要手段;坚持党领导下的统一战线是革命取得成功的重要法宝;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

新中国成立后,中共陆良县委以龙海山红色革命老区的革命遗址、遗迹和馆藏文物为主要红色资源,陆续在陆良县城建成“陆良县博物馆”、“青山烈士陵园”,在龙海山红色革命老区建成“龙海乡小寨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队第三支队队部旧址”、“龙海乡朱家璧同志纪念碑”“活水乡新台子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队后方医院旧址”、“活水乡沙锅村陆良县临时人民政府旧址”等党史教育红色基地,成为县内外广大干部群众寻求党领导下的陆良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凝练升华出来的“对党忠诚、坚守信念、不畏艰险、敢于牺牲、勇往直前、不屈不挠、艰苦奋斗、敢为人先、开拓进取”精神的体验场所和精神家园。

在当前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迎接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华诞大喜日子里,为进一步挖掘红色旅游资源,生动形象讲述和展示光辉党史中的典型故事,龙海山区“活水乡沙锅村陆良县临时人民政府旧址”党史教育红色基地院内又增加数幅展示珍贵馆藏革命历史文物的大幅彩色浮雕壁画。

笔者在这里仔细品读了这幅题为《火炭鸡毛信》的彩色浮雕壁画,其创意是以陆良馆藏的革命历史文物中的一份解密的绝密件为主要素材,采取密件信封、密件内容和收到密件后的迎敌场景画面叠加的形式,向人们讲述了这样一个红色革命故事:解放战争时期,龙海山区革命根据地代号为“四九○○一”、化名为“张虹”的陆良临时人民政府副县长兼龙海山区区委书记、区人民政府主席李钟猷,收到潜伏在陆良县立中学的代号尾数为“二三”的中共地下情报人员,通过龙海山下平坝区“钟灵(现马街镇)情报站”火速传来的一封用木炭和鸡毛包裹着的绝密情报,情报内容为“县委四九○○一亲鉴:今获军情十万火急,敌一九三师五七七团于凌晨纠集县保安团及中兴(现县城区的中枢街道)、永晏(现三岔河镇)两镇武装进犯龙海山区围剿沙锅村,速做御敌准备,疏散群众坚壁清野。钟灵情报站转”。李钟猷副县长及时组织根据地游击队员,做好了御敌的军事布防和根据地群众的转移疏散及群众财产的隐藏工作,有效地抵御了驻扎在陆良县城的国民党一九三师五七七团纠集的县保安团及陆良平坝区的中枢、三岔河两镇的反动武装,对龙海山区沙锅村革命根据地的反动军事围剿,收到了使国民党反动军队既攻不下据点,又抢不到物资的坚壁清野的效果,从而保卫和巩固了龙海山革命根据地,保护了根据地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这幅大幅彩色浮雕壁画的醒目展出,将吸引着前来接受党史教育的县内外广大干部群众产生战争有绝密,特定时代有特定的保密,有保守秘密的秘密行动,就能避险,就有事业的成功和夺取胜利的先机的第一印象,会启迪人们形成在生活中注重保密,在工作中支持保密、重视保密、踏实保密、严格守密的养成自觉,对于在当前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网络“数字”应用融入社会经济发展各领域、全过程,保密工作面临的对象增多、范围扩大等严峻挑战的新形势下,普遍增强干部群众的保密意识,营造宣传和落实《保密法》、《秘密法》,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实施密码强国战略的良好社会氛围,汇集全社会力量推动新时代的保密工作全面发展,保障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伟大事业持续快速推进,具有十分积极地作用。

(陆良县国家保密局,常旭峰供稿)

打印页面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