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音传密语 普法抵民心”——云南红河州
开展“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保密宣传活动
来源:云南省国家保密局           发布时间:2025-05-12 10:43:00 【字体:

红河州边境线长达848公里,有国家级口岸2个、省级口岸1个、边民互市通道多个,营造“保密工作人人有责”的氛围对于地处边境的红河州来说尤为重要。为增强边境口岸、国门群众的保密意识,4月15日,州委常委、州委秘书长、州委保密委主任晋洪江率州保密局、红河边境管理支队、河口县保密局保密宣传小分队赴河口口岸、抵边村寨开展保密宣传教育活动。

口岸普法定点式宣传,打造边境保密宣传新高地。“讲好红河保密故事,让人民群众更加主动的参与到保守国家秘密的工作中,共筑国家保密防线西南屏障”,宣传小分队倡议道。在河口口岸广场上,向参与活动的群众、学生发放保密法律法规宣传手册,组织开展保密知识互动竞答活动,奖品为保密文创公仔“保密小熊”。竞答过程中,大家认真学习《公民保密提醒20条》,熟悉了解保密基本常识,每一个参与答题的群众都谈了自己对保密工作的认识,让保密的“种子”种在广大群众和年轻学生的心中。活动当天共发放宣传资料及文创物品3000余份,解答群众保密知识常识咨询60余人次。

 

 

 

群众在河口县民族文化广场踊跃参与保密密码知识竞答、法律法规解答等活动

村寨宣法流动式覆盖,激活边境宣教末梢神经。在河口县的北山社区和南屏十二队临时居住点,宣传小分队采用“拉家常学保密”方式讲述边境地区保密案例和故事,就边境地区的稀有土壤和动植物、边境地理信息、跨国婚恋和务工等方面做出保密提醒,通过与村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案例和故事,让抵边普通村民群众认识到保密工作的重要性。当地群众听后表示:“我们是守好国家安全的第一道防线,一定会做力所能及的事,为国家安全尽一份力”。同时,州边境管理支队的民警同志结合工作实际,为村民宣讲边境管理的重要事项,将强边固防和筑牢边境保密防线要求有机结合,将国家安全理念延伸拓展到基层村寨的神经末梢。

 

 


宣传小分队在北山社区和南屏十二队临时安置点发放宣传文创物品

双语释法立体式传播,架设民族文化法治桥梁。针对红河边境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实际,宣传小分队采取“普通话+哈尼族、瑶族等少数民族语言”双语普法形式,用普通话向群众宣讲保密法律法规和基本常识,再通过民族语言将保密知识用村民听得懂的大白话,以唠家常方式向边境群众交流宣讲,有效拉近与各族群众的距离。播放双语版《指尖的守护》保密公益宣传片,以及红河州近年来制作的《乡村大舞台解读新修订保密法》、《边境保密责任大,安全防范靠大家》等保密微视频,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保密法律法规的释法活动走进了更多少数民族群众身边。

 

 

 

宣传小分队在河口县向人民群众开展双语普法 

“乡音传密语”,用广大群众听得懂的话讲保密是红河州结合边境民族地区特点的一项创新举措,红河州将持续讲好保密故事、传播保密声音、做好保密宣传,为筑牢保密防线西南屏障奠定更加坚实的群众基础。

打印页面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