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州探索建设保密联络员队伍筑牢强边固防“防火墙”
来源:云南省国家保密局           发布时间:2023-06-16 10:13:00 【字体:

回顾党的保密史,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做好保密工作的优良传统,是我们党长期艰苦复杂的斗争实践中锤炼出来的历史经验。为赓续红色基因,激发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创造伟力,构筑保密工作人民群众防线,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以国家保密重点区域保密管理试点为契机,结合新时代保密管理形势特点,探索建设保密联络员队伍,推动安全保密防线向基层拓展延伸,筑牢强边固防保密“防火墙”。

立足州情谋思路 建立机制搞试点

红河州位于祖国西南边陲,北连滇中、南接越南,地处国家“一带一路”建设节点和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重要前沿,边境线长848公里,境内有11个世居民族、3个边境县、3个国家一类口岸,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也是中越经济走廊主通道,特殊的地理区域及国际国内形势,赋予了红河保密特殊的职责使命,从“边陲末梢”到“开放前沿”,失泄密风险防范工作任务繁重,强边固防保密管理责任重大。

保密工作领域点多面广,在“横向到边 纵向到底”全覆盖工作格局下,基层保密工作机构力量建设亟待加强。面对边境管控、疫情防控、开放发展等诸多困难和挑战,红河州扛稳担牢保密管理政治责任,采取“试点探路”的方式,探索建设保密联络员队伍,并依托党管保密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在涉及行政中心、军事周边、边境一线、人流密集等重点区域的基层党组织一线,建立集保密联络、保密宣教、信息直报等职能职责为一体的保密联络试点,推动形成“党政领导+部门牵头+社工服务+联络员定点负责+群众参与”的保密工作格局。

2022年7月,红河州被确定为全国保密重点区域保密管理试点后,针对边疆民族地区现状特点,制定出台《红河州保密联络员管理机制(试点稿)》等机制,按照点(村组或社区)、线(贯穿红河州南北一线)、面(重点区域周边全覆盖)的分布思路,确立蒙自、弥勒、开远、建水、河口5个县市作为保密联络员建设先期试点,明确了保密联络员承担的保密责任和义务,参照涉密人员保密要求进行管理,以专(兼)职形式协助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对重点区域周边环境开展保密线索联络,在定点负责区域宣传保密政策法规,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动态报告辖区周边保密安全情况。

建设队伍解难题 筑牢防线守边关

搭建联络员桥梁纽带,在推进国家秘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红河州着力纾解保密机构队伍“小马拉大车”的保密管理难题,积极创新“上下贯通、左右联动、层层负责、执行有力”的保密管理新路子,聚焦保密管理短板弱项,逐步完善全州重点区域保密联络工作体系,对5个试点县市搭建推行“州—县(市)—乡镇(街道)—村组(社区)”四级保密工作联络桥梁纽带,推动基层保密工作力量与强边固防共守边疆安宁有效衔接。

选准用好保密联络员,坚持“先审后用、规范管理”原则,对拟选配的保密联络员开展岗前保密审查和业务培训,经考核合格,签订《保密联络员保密承诺书》《保密协议》,填报《保密联络员资格审查表》等资料,由州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审批后持证上岗。通过联动、共建机制措施,科学布局保密联络点,选准用好保密联络员,促使“国家安全防线延伸到哪里,党的保密工作就覆盖到哪里”的职责使命在边疆民族地区落地见效。目前,红河州审核选配专(兼)职保密联络员30余人,在试点县市重点区域建立保密联络点17个,保密联络工作有序开展。

重心下沉抓巡查 借力联动求实效

红河州强化基层保密管理,把保密工作重心下沉,积极发挥保密联络点作用,全州保密联络员认真履行日常保密线索联络、监督及保密宣传等职责,动态紧盯监管涉密重点区域,提高各族干部群众对保密工作的知晓率和参与率。

作为先期试点,建水县组建重点区域保密联络员工作小组,把地处驻军周边的某村委会作为突破口,选配保密联络员以“拉家常”形式在定点区域开展巡查服务,走访摸排外籍人员,弄清来往事由并及时上报情况。目前,在联络点建成保密宣教室,配置涉密和非涉密计算机、投影仪等办公设备,以及保密书刊、影像资料等供当地群众学习使用;定期通过村组“大喇叭”传播保密知识,让群众茶余饭后接受保密教育;举办警示教育6期,设置保密知识宣传栏6个,发放保密宣传资料2000余份。

“旁边就是部队,入户的时候多留意,一定要认真记录租客信息,防止居心不良的人来这里搞非法活动……”弥勒市保密联络员开展工作时对社区干部交待事项,并与房东耐心沟通交流:“如果发现租客携带稀奇古怪的仪器设备之类的,侧面了解一下,有可疑的情况及时打电话给我。”在推进保密联络点建设中,弥勒市制发《保密联络员工作记录簿》,坚持每周开展重点区域周边保密安全监督巡查,定期或不定期逐级上报巡查情况。弥勒市保密联络员上岗以来,累计开展巡查57次,开展外来人员、可疑人员摸排3次,在重点区域所在村组(社区)开展保密知识宣传6次,覆盖群众200余人次。

在周边小区、小巷转上一圈,与周边群众话家常,跟村组、社区干部打成一片,掌握哪个居民小区、社区小组来了新人,哪家店铺转租、哪条巷子有几间出租房,遇有情况及时向保密局同志报告情况……这是保密联络员开展巡查的缩影。蒙自、开远、河口3个先期试点县市不断规范保密联络员培训和管理,拧紧保密联络员工作责任链条,树牢“每个人都是一道保密防线”理念,巧用“一线工作法”不断扩大保密管理覆盖面,多形式、分片区、常态化开展巡查联络工作。

为不断加强和规范保密联络员队伍管理,红河州依托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力量,定期对保密联络员进行保密巡查等知识技能培训,按照“每月一汇报、每季度一总结”要求,及时总结分析研判保密巡查情况,助推保密联络员工作落实落细。

同时,为获取保密联络员在履职过程中发现的失泄密隐患线索,红河州建成覆盖州、县市两级联通的指挥调度系统,对获取的线索采取两级联动方式进行分析研判,及时指导督促相关部门核实处理,依托数字化、信息化手段提升了全州失泄密防范监管水平。

坚持依靠人民、为了人民,才能真正筑起国家秘密安全的人民防线。通过“渐进式”“镶嵌式”的试点探索实践,红河州“四级保密联络工作模式”逐步成为推动党员干部和各族群众自觉履行法定赋予保密义务的有效举措,全州自上而下对保密工作更加重视,切实减少和降低失泄密风险隐患,进一步夯实了边疆民族地区保密安全群防群控基础,管好管住边境保密防线工作实现新突破、取得新实效。

撰稿人:云南省红河州保密局 石荣

打印页面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