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持续推进全省保密资质(资格)单位精准化管理
来源:云南省国家保密局           发布时间:2023-03-16 09:31:00 【字体:

2022年以来,云南省保密局按照中央及省委保密委年度工作安排部署,针对保密资质(资格)单位保密管理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风险隐患,有效落实属地保密服务指导和监督管理职责,不断推动和保障保密资质(资格)单位安全健康发展。

一是深入排查风险隐患。分别抽取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保密资格单位、涉密载体印制资质单位和涉密信息系统集成资质单位总数的10%作为“双随机”检查对象,重点抽查取得资质(资格)满3年的企业共计26家,督促落实保密管理标准。针对性开展省内涉密信息系统运维企业10家、使用管理涉密信息系统的机关、单位13家全覆盖检查,开展6家省外涉密信息系统集成甲级资质单位驻昆办保密专项检查,对安全保密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整改要求、限期整改,有效防范失泄密风险。通过检查发现问题、督促整改、化解风险、总结经验。

二是加强业务服务指导。梳理保密资质(资格)单位保密管理中的共性问题,在全省范围内通报,要求各地区各单位结合实际进行排查,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整改。针对涉密人员保密管理问题,编印《云南省保密资质(资格)单位涉密人员保密管理工作手册》,依据有关规定,结合实际细化涉密岗位和涉密人员确定、保密审查、报备等要求。针对保密教育培训针对性不强的问题,省保密局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方式,于8月份对全省保密资质(资格)单位开展2次全覆盖专题培训,讲解保密法规制度和管理技能,对信息设备更新要求进行宣贯;有关州(市)保密局结合实际,开展针对性的教育培训,主动上门座谈交流,指导企业改进完善日常保密管理制度机制,落实各项保密管理措施。

三是提升监督管理效能。按照国家保密局相关部署,完善省与州(市)保密局监督管理协调机制、保密资质(资格)单位涉密人员属地报备机制、涉密信息设备更新情况报告、自查自评结果报告机制。2022年以来,依法暂停保密资质(资格)并限期整改的3家,撤销保密资质(资格)的3家。通过构建企业自主管理与不同层级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有机结合、日常报备管理与专项监督检查有机结合,有效破解保密依法行政要求与保密资质(资格)监督管理力量不足的突出问题,提升监督管理质效。

打印页面      |     分享到: